近年来,我国应急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许多地方把应急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涉及应急救援和处置技术研发、应急装备制造、检测与预警、应急抢险服务等许多领域。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应急产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和产业链,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但也应看到,我国应急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发展的市场主导性不强,产业集中度较低,具有领导力的龙头企业尚未出现;市场需求不稳定,需求主体不明确,供需不匹配;产业标准还未形成体系,相关产品标准分散于各个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平台体系难以支撑应急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突破与关键装备研发,企业技术储备不足;企业大多在单一领域发展,在提供应急救援综合解决方案方面能力不足,难以保障新形势下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
当前,应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把握应急产业发展定位,多措并举加快应急产业发展。一是优化产业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应急产业集聚区,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基地,完善区域性应急产业链,引领国家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应急产品生产制造和应急服务发展。二是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引导、鼓励、推动政产学研企协同创新,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应急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促进应急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明确应急产品和服务发展方向,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应急产品和服务。三是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提供应急服务,支持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服务机构发展,推动应急服务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和应急产品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特色化发展,引导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四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导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品牌经营等方式补链强链扩链,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五是加强全民公共安全和风险意识宣传教育,推动消费观念转变,扩大家庭、个人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推动应急服务业与现代保险服务业相结合,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加快推行巨灾保险。六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应急先进技术和先进服务理念,提升企业竞争力,以高端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促进应急产业创新成果在我国落地转化、实现产业化。七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和多方力量参与应急产业发展,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应急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南学院基地)

- 戈壁崛起新希望2019 / 11 / 18
- 群贤毕至 共谋发展 | SNEC2019论坛开幕,林洋集团总裁、林洋能源董事长陆永华受邀致辞2019 / 06 / 03
- 光伏产业发展策略与模式研究2019 / 04 / 16
- 我国能源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2018 / 12 / 21
- 我国能源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多能互补和储能发展成为趋势2018 / 12 / 2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