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抗“疫”有你 新疆哈密抗疫故事汇
2020-02-24 16:36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  · 责编:李慧颖

  哈密疆电外送 累计为湖北地区输电超过1亿度 

  能源资源丰富的哈密,依托疆电外送通道积极组织电源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加大力度向河南、北京、浙江、湖北等地输送电能,支持各地开展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截至目前,累计为湖北地区输电超过1亿度。 

  哈密作为疆电外送的桥头堡,发电装机容量超过了27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为2072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哈密充分利用哈密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加大清洁能源电量外送力度,持续提升外送电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哈密鼓励和引导各个电源企业积极参与涉及湖北、河南等疫情较重区域开展电力交易,保障当地电力供应。 

  距离哈密市区南70公里的国家能源集团花园电厂,是目前新疆最大疆电外送火力发电厂,在岗人员已经超过了600人,返岗人数超过了70%。企业积极落实各级疫情防控责任,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障机组稳定运行、可靠发电。今年将累计完成疆电外送电量15.63亿千瓦时,90%以上电能送往华中电网。从天中直流送到华中地区的电力,为华中地区医疗机构和一些重要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了电力保障。 

  担负检修任务的国网新疆检修公司±800千伏特高压天山换流站负责人介绍说,复工生产期间,对换流站实行了全封闭式管理,做到了人员的零感染。同时,将哈密市周边的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打捆送往对侧的郑州换流站,通过±1000千伏的长治到南阳到荆门的特高压,向湖北省累计输送电量1亿千瓦时。 

  据了解,截至220日,哈密外送电量达2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8%,占同期疆电外送电量的75.81%,同比增长16.69%。(文/褚惠芳) 

    疫情防控 货运增量——乌铁局哈密货运中心加大运力服务“三农” 

  图为221日,国投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哈密仓储货运基地,工人们正在为发往广西、云南等地的货运列车装运钾肥。 

 图为221日,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密货运中心工作人员在调度货运列车。 

 图为221日,国投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哈密仓储货运基地整装待发的钾肥。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之际,为保证国家“三农”物资的正常供应,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密货运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提高装卸能力,加大运输力度。对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生产、外运有序开展,为企业复工复产和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运输保障。截至221日,哈密铁路今年累积发送货物355万吨,同比增长25% (/图 李华) 

      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一线在哪,志愿者就在哪! 

 图为王晓东在给保安交代工作。 

  疫情发生后,哈密市伊州区丽园街道新民社区的志愿者们主动冲在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按照网格化管理,配合社区坚守一线,以实际行动助力社区基层党组织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 

  新民社区对辖区内的每个小区指定了一名小区长,相当于小区“大管家”的角色。 

  “王哥,你最近都晒黑了,辛苦了!” 

  王晓东是新天山小区的小区长,管理着2栋楼,204户居民。此前,逐人逐户宣传引导、排查登记、测量体温,买水买电也均由他来负责,保安拿不准的问题也来咨询他,在他能力和职责范围内的他都会逐一解决,从早到晚,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社区减轻了不少压力。 

  “当志愿者都是他主动提出来的”。新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主任马燕告诉记者。 

  王晓东说,他做志愿者的初衷就是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 

 图为胡月栓在社区做志愿服务。 

  “这可是我得力的小助手,这段时间她替我分担了不少”。丽园街道的海日尼沙·托合提说。 

  胡月栓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也是哈密市伊州区丽园街道丽园社区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在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小小年纪的她却冲锋在前,在体温测量、楼栋值守的工作中,处处有她的身影。 

  起初,工作不被理解,胡月栓对待居民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到后来,一件件的小事的堆积,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与感激,在胡月栓看来,这是她步入社会前最好的一次实习经历,收获的同时还为此次抗疫做了一份贡献。 

  出动宣传车、带上小喇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连日来,伊州区丽园街道组织志愿者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对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全方位的宣传引导下,营造群防群治的氛围,为疫情防控凝聚起强大正能量,构筑了抗击疫情的“红色”防线。 

  “各位居民请注意!各位居民请注意!各位居民请注意!……” 

  新民社区的志愿者马立坤是泽宇惠民小区西区的小区长,他配合社区副主任、党建干事吴爽,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运用在此次疫情防控宣传中。 

  马立坤每天拉着音响,手持喇叭,挨个在单元门口,将吴爽提前录制好的内容进行播放。吴爽说,这个效果不错,这也是她和马立坤一起在实践中改进的。 

  在丽园社区,有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她的名字叫仵燕,她用图片和文字记录着志愿者的点点滴滴,她用“美篇”向居民们传递着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哈密市纪委监委驻伊州区丽园街道丽园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孙友华说,是仵燕制作的“美篇”让在家中的居民对社区工作多了一份理解与支持。  

  疫情防控志愿者们按照居民的生活需求,帮助居民购买生活物资,以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正常生活。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在哪里,是他们的志愿服务,让疫情防控有力度更有温度。 

  图为贾湘平和沈前妹拿着开好的药回到社区。 

  “胰岛素不用拿,其他的药按3个月开,慢性病药、产检……” 

  在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慢性病科室内,志愿者沈前妹正在核对手中的单子,“提前一天要把名单统计好,需要拿药的老年人多,好多都是现金,药得核实准确,钱也得算清楚,今天拿的药不算多……”沈前妹对记者说。 

  沈前妹和贾湘平是丽园街道新民社区的志愿者,他们俩是社区志愿者的主力军,也是一对“黄金搭档”。近日,在慢性病科室、结算窗口、取药窗口,总能看见他们忙碌奔走的身影。 

  “这几个小区居民的药品我们都负责去开,需要去医院的也接送,之前还负责给居民购买水电,在家里也是闲着,社区太忙了,为他们分担一些,比起那些一线的工作人员,我们做的这些真不算啥!”贾湘平笑着说。(文/图 王雯) 

  哈密市中心医院:关爱关心医护人员,他们的做法太暖心了! 

  疫情发生以来,哈密市中心医院750名医务人员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为了职责和使命,他们扑在工作上,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孩子。连日来,在市中心医院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该院工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为医护人员送去关心关爱,尽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23日下午,市中心医院工会把连日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李冬香送回她的父母家,并带来了一些药品和水果看望两位老人。 

  图为李冬香看望卧病在床的母亲。 

  李冬香父母家的客厅里,满满当当摆着三张床,其中两张床分别躺着她病重的父母,另一张是保姆的床。她的父亲李明文今年84岁,一年前因脑出血造成偏瘫,去年9月做了气管切开和鼻刺管术,需要按时更换插管。她的母亲陈凤珍80岁了,以前患有糖尿病、帕金森症,去年又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两位老人都需要有人全天护理。 

  李冬香是市中心医院院感科主任。疫情发生前,李冬香的父母亲都在住院。作为父母唯一的女儿,李冬香特别有孝心,无论工作再忙再累,她每天下班后都要去看望父母,陪他们聊聊天,并按时为他们换药、擦洗。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李冬香不得不撇下病重的父母,奔向抗疫一线,骤然加重的工作任务让她根本无暇照顾父母,甚至连看他们一眼的时间也没有,只能把父母交由保姆照顾。但在内心深处,她隐隐地为父母担忧,就怕自己没有机会再一次在父母床前尽孝。 

  217日,李冬香接到市中心医院工会副主席李儒的电话,让她暂时放下工作,回家去看望父母。李冬香很高兴,她急步走下办公楼,谁知刚走到楼下,医院办公室打来电话,通知她开会,她没有犹豫,转身就上楼去了。那天她没有看成父母,但李儒带着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去给她父母检查了身体。223日这天,又带着医用品和慰问品,把李冬香送回来了。 

  “我特别感动,我知道自己职责所在,这些天我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但为人子女,病重的父母真的让我牵挂,想不到医院党委和工会这么贴心,这次见到父母,又给他们换了药,这下我也放心了,回到岗位上我会更加努力工作。”李冬香说。 

  疫情期间,市中心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211日,该院工会组织向全院医护人员发出了通知,凡是有困难诉求的医务人员,都可向工会提出申请,工会会想尽办法给予帮助和解决。 

  该院药剂科副主任禹荣祥和该院检验科的检验师高晓洁是一对夫妻,特殊时期,俩人都在抗疫一线,把一对双胞胎兄妹交由奶奶看管。216日,小男孩忽然牙疼得满地打滚,折腾了一夜没睡,第二天,医院工会接到高晓洁的求助电话,立即安排车辆把孩子接到医院,由口腔科医生给孩子做治疗,止住了牙疼,又把孩子安全送回家中。 

  215日,该院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吕娜娜把8岁的儿子交给孩子奶奶看管,可孩子的学习资料在自己家,她一直担心孩子写不了作业,医院工会知道情况后,去她家把孩子的学习资料取出来,送到孩子奶奶家。 

  223日,该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依巴达提·艾沙有两个孩子,她去轮班时担心两个孩子,想让孩子的姥姥帮忙照看。医院工会就到伊州区花园乡孩子的姥姥家,把老人接到依巴达提家来。 

  该院工会副主席李儒说:“在一线抗疫的医务人员很辛苦,他们也有一些实际困难,我们院党委要求院工会为他们送去关心关爱,想方设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地在一线工作。最近10多天来,院工会在院总务科、临床服务中心、党政办等科室的配合下,为一线医务人员解决实际困难50余起,切实把关心关爱送到他们及其家属身边。” (文/图 马志娟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