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校长黄泰岩
7.5%不是目标速度,而是底线速度
中国能源报:现在经济形势不是特别乐观,您对2014年的经济走势有什么判断?
黄泰岩: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现在处于中高速的增长阶段。相较于以往相对不太乐观的提法,即“中国已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方向上趋于乐观。对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判断,一定要放到较长期的平均数中去理解。
《政府工作报告》讲得非常清楚,今年要继续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所以,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增长速度定的低一点,这是今年GDP增长7.5%的内涵。但报告还有这样一句话,“只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内,我们就要推动经济转型”。这说明一点,一旦经济增长不在合理区间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能退而求其次。比如说经济增长速度掉到7.5%以下,宏观政策马上就会调整。千万不能把7.5%理解成一个目标速度,它其实是一个底线速度。一旦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速度还会慢吗?
中国的经济周期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出9—10年的周期变化。通常5年高速增长、5年调整。按2008年金融危机算起,2013年调整应该结束。但2013年以来,至今没有出现一个明显稳定向好的转变。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周期在变形。变形的原因是出现了三重因素的叠加,即经济周期、经济转型和宏观政策调整。
这一次我国经济的转型,实质上是经济质量的提升,如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品牌提升等,与以往经济转型的根本区别是,转型动力主要不是需求扩张,而是改善供给。
在经济转型中,我国的宏观政策调整慢了。光靠发放货币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只会导致人民币越多越贬值,甚至可能出现非常可怕的经济滞胀局面。应该从过去的需求政策改向供给政策,通过供给管理来提升有效供给,确保中国经济进入稳定的中高速增长。
中国能源报:所以今年的主要任务还是改革?
黄泰岩:我们2014年的核心任务就是改革。如果真的按照中央说的“壮士断腕”这么去干,改革的红利是有的。根据以往经验,我国出台了三次重大改革决定,都带来了三次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次改革一旦深化,中高速增长一点问题都没有。改革要想成功,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改什么?这次重点是改政府,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目的是微观放活,让一切创新、创业的激情都充分迸发出来,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是谁来改。中国以往改革的特征是政府推动,主要是增量改革,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改革动力强劲。这一轮改革是政府推动政府的自我革命,自己革自己的命,其实是挺困难的一件事,所以才有“壮士断腕”的说法,才有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判断。所以,这就需要寻找这一轮改革的动力。
中国能源报:改革的动力从哪里来?
黄泰岩:首先要推进法制和民主的建设,通过公开透明来制约权力。第二个是分权,把权力放下去,通过改革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寻找政府自身动力。第三个动力我认为是开放,所以这次把开放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比如上海自贸区最根本的体制改革就是负面清单,国家规定没规定的你都能干,大大放开了对企业的束缚。但上海列出的负面清单很长,今年要压缩,这是一个巨大的体制转变,是一个新体制。国家对上海讲的很清楚,“创造经验,搞复制”。现在各个地方申请自贸区的积极性非常高,上海的经验一旦在其他地区成功复制,中国会发生根本性的体制改变。有了新体制的红利,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就没有问题。中国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都很大,所以发展空间还很大,再来10年高速增长没问题。
在治霾和经济增长中寻求平衡
中国能源报:最近雾霾很严重,这次人大会议上河北省领导也说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闭高耗能产业,这会不会对河北省经济造成影响?
黄泰岩:从河北省的角度来说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河北省面临着产业转型的艰难考验。从全国来看,我认为,在治霾和经济增长中需要把握几个平衡点。“慢了”,人民不答应、不满意。但也“急不得”,“急了”可能出现饭碗问题,社会稳定问题。
治霾不要老想着关闭产业,应该通过技术、降低消耗、降低排放去提升产业。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不可能放弃重化工业,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改造重化工业。另外,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保持经济增长,又有效治理雾霾。治霾不是一、两年的事,10年能治理好就很快了。
第二个平衡是政府与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平衡。雾霾天政府是绝对有责任的,但具体到每个企业、每个人,你环保了吗?这需要政府到民间再到各个组织的一种平衡。第三个平衡是政策和法律上的平衡。光有政策没用,必须通过法律强制执行。
中国能源报:关于能源产品价格调整不到位的问题,您怎么看?如何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
黄泰岩:价格是一个很重要的杠杆。美国是一个鼓励消费的国家,汽油价格很便宜,而日本和欧洲都鼓励节约,因为地小人多,所以汽油价位要高很多。我们的定价机制也应把国情加进去,但要向人民讲清楚,明确多收费的支出到哪里去了。
分解能源产业链,促进民资发展
中国能源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了部署,中石油、中石化等都在搞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有人质疑混合所有制不能真正打破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对此您怎么看?
黄泰岩:总体来看,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当年银行体制改革一样,民资进入后所占比重很小,对整个公司改制作用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石油、中石化可以不推进体制改革,可以通过分解产业链,把某些环节分解出去,比如加油站、运输、加工等环节,让民资进去,在这些领域中展开竞争,这不仅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平台,也为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如果国企全产业链化,民营企业就没有发展空间了。

- 黄泰岩:政府报告释放能源价改信号2013 / 03 / 13
- 浙大校长林建华任北大校长2015 / 02 / 15
- 历任北京大学校长2015 / 02 / 15
- 清华校长陈吉宁履新环保部2015 / 01 / 29
-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新能源时代全球能源配置的必然选择2016 / 04 / 2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