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
其中,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600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万吨。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在12月5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上述目标生物质发电相对容易完成,其他三项子指标的完成需要依赖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
根据国家能源局测算,到2020年,生物质能产业年销售收入约1200亿元,生物质能产业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
国家能源局指出,生物质能是全球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但是生物质能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能源化利用潜力大。全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与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
然而,截至2015年,生物质能利用量约3500万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的生物质能利用量约1800万吨标准煤。
“这意味着《生物质能”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 到2015年生物质能年利用量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 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与风电、光伏发电等其他再生能源远远超过既定目标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卫权在12月5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王卫权解释,生物质能“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四个子指标,都没有完成;在生物质发电子指标中,只有垃圾焚烧发电目标完成了。
“原因主要两点:一是生物质原料难以保质、保量和保价地进行规模化供应;二是生物质能的相关扶持政策不稳定、不连续和力度不够。”王卫权解释。
国家能源局还强调,目前社会各界对生物质能认识不够充分,一些地方甚至限制成型燃料等生物质能应用,导致生物质能发展受到制约。
王卫权建议,上述三个主要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生物质能在“十三五”期间难以快速发展。
为了实现“十三五”的新目标,《规划》对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布局,其中生物天然气和生物质能发电备受关注。
在生物天然气方面,《规划》要求,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色低碳生物天然气产业,年产量达到80亿立方米,建设160个生物天然气示范县和循环农业示范县。
“ 十二五 期间,国家能源局曾经提出要建设200座绿色能源示范县,但效果并不理想。天然气示范县和循环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应当吸取其中的教训。”王卫权分析。
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国家提出稳步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其中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引人瞩目,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总装机规模750万千瓦。
具体来说,在做好环保、选址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前提下,在人口密集、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稳步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鼓励建设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应用现代垃圾焚烧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提高垃圾焚烧发电环保水平。
从区域来看,华北地区重点在河北,东北地区重点在辽宁等,华东地区重点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东等,华中地区重点在河南、湖南和河北等,华南地区重点在广东、广西等,西南地区重点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西北地区重点在陕西、甘肃等。

- 甘南供电:推进“党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2020 / 04 / 01
- 江苏调度用电量和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均超去年2020 / 03 / 31
- 江苏风电出力创新高达936.2万千瓦2020 / 03 / 31
- 陕北-湖北直流特高压(湖北段)开工2020 / 03 / 30
- 魔芋带来致富路2020 / 03 / 30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