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装备
应对未来能源挑战,彰显高效润滑之道
2016年壳牌工业润滑油技术峰会在上海举行
2016-03-31 20:27  · 来源:  · 作者:牟思南  · 责编:装备

  

  中国能源网讯:壳牌能源远景指出到2050,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将有超过75%的人居住在城市致使能源需求加倍,未来我们面临着如何平衡当今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挑战。2016323日,壳牌工业润滑油技术峰会在上海举行,在探论能源发展趋势的同时,也指出技术创新与跨行业合作将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会亦全面展现了壳牌为工业领域各个行业提供的高效优质的润滑解决方案。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创新,共驭挑战,来自国内外能源、农业、矿业、工程机械、制造业和润滑油等行业的60多家重要客户及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相聚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壳牌高层和技术专家出席峰会,现场展示了效率提高为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以及壳牌的润滑油产品应用和案例,这些润滑解决方案为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能源挑战带来了工业设备的变化,润滑技术也必须适应这一趋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创新这一关键词作为今天峰会主题,壳牌全球商用技术副总裁安德鲁·希弗博士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说道。根据壳牌的数据,在过去50年,许多技术应用已经使得能源效率翻了一番,对此安德鲁·希弗解释说:例如,2010年生产1吨钢铁所消耗的能源比1960年减少了一半,那么未来50年我们还能一起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呢?壳牌相信润滑油工业运行中提升效率的关键一环,这意味着需要继续在润滑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以减少设备摩擦和应对行业新技术的挑战。” 

  据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爱闽女士介绍,壳牌已经连续70多年投资于润滑油技术研发,目前壳牌已经拥有汉堡、休斯敦、上海、东京四个世界级的润滑油研发中心。研发创新作为壳牌集团的首要任务,2007年起,壳牌在创新技术上的研发投入超过其他任何的国际油气公司,在2012的近三年里,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金。总计被授予了超过14000项专利和应用,拥有158项系列润滑剂、基础油及润滑脂专利。值得一提的是壳牌润滑油最新和最具创新性的PurePlus技术,该技术成为了用天然气代替原油制造润滑成品的一个里程碑,基于此项技术的壳牌GTL工艺油拥有超过3500项专利。壳牌深知要想走在创新的前沿必须跟世界领先的学术机构进行合作例如,在中国,壳牌正在与清华大学共同合作研究织构表面的润滑添加剂 

  在谈及合作的主题演讲中,壳牌全球工业润滑油技术总经理理查德·塔克博士指出整体工业领域变得越来越融合并且相互依赖,对提高运营效率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将来跨行业合作都将变得愈发重要”。壳牌与全球领先的生产制造商合作中,其产品已经得到超过4000多家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推荐或使用批准。壳牌也与众多OEM通力合作取得一次次技术突破,例如,就在近期与Airflow Truck公司联合研发硬件和油品技术,大大提高了卡车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另外,壳牌与法拉利的技术合作已经超过了60年,最近法拉利凭借壳牌PurePlus技术生产超凡喜力润滑油和V-Power赛车燃油,提升了25%的单位功率性能,相当于每圈节省了半秒,一场比赛下来节省了约30秒的时间,成效非凡。壳牌与OEM共同开发设计未来的设备和高质量润滑油合作已经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研发合作伙伴关系。”理查德·塔克博士表示。 

  总体运营成本的概念和实践也是本次大会主要议题,壳牌全球工业和设备制造商技术总经理卡梅隆·沃森博士强调全周期总成本一直是我们的客户首要考虑的方面,因此我们更需要大力投资研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致力于通过优质的润滑来保障设备运行稳定、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并且尽可能地减少意外停机事件,这将帮助客户在面临当前和未来的市场形势下更具有竞争力,确保客户当前设备资本投入能够持续为企业带来效益。  

  这次技术峰会不仅仅是壳牌为展现其创新力、产品及服务而举办的论坛,也为中国工业企业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大会设有五个分论坛,分别讨论润滑油行业的五个热门话题,包括优化润滑的重型发动机油以应对未来非道路挑战;现代非道路传动系统的变速箱油技术;矿业和工程机械行业的开式齿轮润滑脂技术;移动式液压系统、液压油在普通制造应用的现代润滑挑战;制造业及高速公路的工业齿轮箱和机械润滑;壳牌总体运营成本管理润滑技术服务的效益;现代电力发动机的润滑。这次峰会也涉及到了壳牌主要的工业应用领域,如冶金、建筑机械、商业制造。 

  壳牌中国集团润滑油业务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经理沈坚出席了本次峰会并说道:“作为连续9年领先的全球润滑油供应商,壳牌将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和全方位服务为中国提供能源解决方案以应对未来日益增强的能源挑战,我们致力于服务中国,携手中国企业,成为行业领袖的一致之选。”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