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电设备是核电站的神经系统,既小又散,但作用十分关键,推进这类设备的国产化不有的放矢便会事倍功半。自2009年第一次核级仪控系统及仪表国产化研讨会召开以来,到2010年“国家能源核电站仪表研发(实验)中心”授牌,再到2012年与国家核安全局签署核电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下称“自仪院”)开展核电仪控系统和仪表共性技术、关键试验技术、质量鉴定、标准体系和人才培训工作,在核级仪电系统自主化进程中举足轻重。
自仪院院长徐洪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仪器仪表的国产化工作,必须建立核级的仪器仪表平台,“自仪院在核电领域定位非常清晰,不制造核电仪控系统和仪表产品,而是独立第三方核电行业技术服务提供者。”
徐洪海透露,作为一个高端服务产业,这几年通过国家投入、自筹资金等方式已经完全建立了能够满足“华龙一号”、AP1000第三代核电仪器仪表控制系统检测检验的硬件设备、质保体系、专家队伍。
提高自主验证能力
“华龙一号”的建设带动了设备产业新一轮创新升级热潮,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在徐洪海看来,国内积极推进核电的自主制造、设计、建造,还有一个自主验证检测也十分重要,“华龙一号”要“走出去”,除了设备、设计、建造“走出去”,检测检验、试验认证和标准也一定要国际化。
徐洪海说,“国家重视研究开发,重视技术引进,重视产品生产,重视竞争的市场培育,唯独在高端仪表仪控产品的检测检验认证标准等方面是很弱化,没有得到各界重视。”“自主验证也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也是自主化里面很重要的内容,没有自主验证光有自主开发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自主的验证的能力和手段是实现不了真正的自主研究开发、生产制造。”
徐洪海坦言,目前在仪电设备系统开发过程中,一般常规性产品的检测检验试验认证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属于核级控制系统的第三方软件验证与确认(V&V)的能力建设还没有达到国际化的高度,第三方的安全级软件的认证能力和业绩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够实现核电站神经系统的自主可控。
“主要的原因是投入不够,与此同时目前国内所有的在役机组的技术都是引进的,还没有完全打破国外的垄断控制。”徐洪海建议,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要协助支持自主开发的大型核电控制系统进行自主验证,在核级软件认证领域建设自主技术能力。
完善检验检测行业监管
作为常规工业性产品的检验检测实验室各行各业都有,而核电设备的检测检验要求远远高于常规工业性产品的检验要求。徐洪海直言,“现在检测行业比较混乱,有些机构除了建了些试验设备外,其质量体系、技术能力、人员资质、设备设施、环境条件等,都没有经过完整的确认或认可。这造成好多低端的、中小的检测检验机构也承担着任务,价钱很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徐洪海透露,目前国内在核级产品的监管、取证上已经做得很规范了,但是监管部门对于承担核级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认证亟需完善。“所以我们一直呼吁,在核电里面除了产品的认证,对于承担产品检验检测的机构也应该规范化管理,要纳入到核安全监管的内容。”
不仅如此,徐洪海特别强调,对进口的安全级产品和设备必须要求国内具有安全能力的检测检验机构来承担,“现在大量的进口设备也是由国外的检测机构来验证,实际上检测检验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国外的产品进入中国必须对它进行安全级的检测检验。”
“目前对于大的进口设备的海外制造过程的现场监管是有了,但是对进口的核级仪电系统的全过程监造,监管部门还不具备这个力量去实现,这样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完全可以委托具有能力的第三方机构代表中国政府对进口产品进行现场的检测检验和认证。”徐洪海进一步建议。
注重信息化时代的安全和质量
当今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核电站也不能排除在外,核电站更应该是信息安全的重镇。徐洪海分析称,国内目前现有的大型核电站核级控制系统都是进口的,所有对软件的认证也都是国外的。“如果让国外机构认证,涉及到软件中所有的源代码都对国外机构公开,核电站仪控这部分就不仅仅是国产化、替代率的问题,而是已经上升为信息安全问题了。”
“核电有特殊性,除了对设备进行监管外,还有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徐洪海表示,现在国内已经具备承担安全级仪表的专用控制系统和安全级智能仪表嵌入式软件的认证能力,但对核电站的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重视远远不够,核电站的信息安全应该得到国家战略上的投入和重视。
徐洪海还提出,对于核电装备制造业,安全是首当其冲的,目前来看提高核电产品自主化安全保障单纯靠质保体系制度建设还不够,必须要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改造和提升。
“设备的质量体系不是完全靠人,其中一个要靠技术手段,要加大对核电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建设,减少生产过程的人工干预,保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徐洪海最后说。

- 中广核总资产近7500亿元!2019年实现营收1099亿元2020 / 03 / 30
- 中国广核去年营收增2成 净利润近百亿元2020 / 03 / 26
- 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达5000天2020 / 03 / 15
- 核电将迎“出海”新窗口2020 / 03 / 05
- 中广核交出2019年高质量发展“成绩单”2020 / 01 / 0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