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学家研发生物质原料制备乙烯技术
2018-07-09 14:40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常林
· 责编:闫志强
乙烯;燕麦;生物乙烯;西伯利亚;制备;高分子聚乙烯;化学能源;石化乙烯;产出率;乙醇
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所属化学能源研究所与催化研究所的科学家联合研发出燕麦壳制取生物乙烯技术(称之为生物乙烯,是与石化乙烯相区别),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应用于其它禾木科植物。相应研究成果刊登在《西伯利亚科学报》上。
该技术包括以下主要工艺过程:首先,对燕麦壳进行预处理,获得木质纤维;之后,采用木质纤维制备生物乙醇;最后,生物乙醇脱水制备生物乙烯,整个技术过程实现生物质从固态、液态至气态的转化,前两道工序在化学能源研究所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在催化研究所完成,其中乙醇脱水制备乙烯为关键技术。催化研究所专门设计并制造出排管式中试反应釜,并采用本所研发的改性二氧化铝基廉价材料作为催化剂。乙醇脱水过程中,催化剂置于管内,排管之间采用热载体维持大约400℃的反应温度。中试装置采用浓度为94-96%的乙醇,生物乙烯的产量为每小时2公斤。
乙烯作为原料生产高分子聚乙烯的对比试验表明,就其分子量及热物理性能而言,采用生物乙烯所生产的聚乙烯与采用石化乙烯所生产的产品指标相当,只是高分子聚乙烯产出率较低,在扩大生物乙烯生产规模时可在工业化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深度净化以去除含氧杂质,由此可提高高分子聚乙烯产出率的指标。
采用生物质从事工业原材料的生产是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应用方向,热带国家可采用工业化技术处理蔗糖生产过程中的甘蔗废料制备生物乙烯。西伯利亚是俄罗斯燕麦的主产区,每年的燕麦加工产生大量的麦壳,仅阿尔泰一个州就达到每年20多万吨。根据评估,该技术在西伯利亚的普及应用可使该地区每年获得超过2万吨的乙烯原材料,而且其乙烯产出率要高于甘蔗废料。燕麦壳的收购成本极低,制取生物乙烯所需的投入很快能够收回,这对于拥有相应生物质资源又需要生物乙烯用于生产用途的企业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新疆首个乙烷制乙烯项目奠基2019 / 04 / 17
- 最新!张家口“11·28”爆燃事故直接原因初步查明2018 / 11 / 30
- 如何让乙烯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中之重2018 / 10 / 10
- 独山子石化提前实现年度效益预算目标2016 / 12 / 23
- 全国乙烯产能持续扩张至1.67亿吨2016 / 12 / 01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