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装备
AI科技打造扬尘治理“神器”
2019-12-16 10:34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  · 责编:李慧颖

  青岛市在山东省率先完成围挡雾化喷淋系统城区全覆盖(资料图片)

  雾炮、鹰眼、无人机、云平台、冰雾盘、环场微雾……很难想象,这一个个高科技的智能设备,能跟建筑工地扯上关系。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青岛市自今年4月份开展工地扬尘治理攻坚战以来,将市区341个建筑工地全覆盖安装了围挡雾化喷淋等扬尘防治系统,在秋冬雾霾季节到来之前,形成了一道长达200公里规模的“抗尘雾墙”。再加上十余种“抗霾神器”,不仅可助力建筑工地实现精准隔离降尘,还可配合城市抗霾。

  每逢秋冬季节,青岛的空气质量都是全民热议的焦点话题。根据以往经验,第4季度受燃煤供暖等因素影响,空气质量每每面临严峻考验。

  为此,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扬尘办对全市1294个建筑工地全部纳入扬尘源管控清单,分级分类对所有在建项目实现全覆盖双监控,对市南、市北、李沧、崂山4个区的全部在建工地围挡微雾实现全覆盖,17个项目试点接入微信联动客户端,结合AI管理平台,探索推进信息化、移动化、远程化、智能化监管。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求,国庆节之后,青岛建筑工地只要处于施工状态,雾墙、雾炮、冰雾盘组成的“城市空气净化器”就要全程开启。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扬尘办主任孙雷介绍:“目前扬尘防治体系已经从常规化的1.0阶段升级到全方位立体化防尘的2.0阶段,AI助阵、全副武装,远程雾炮、移动喷雾车、塔吊喷淋等都用在智慧工地建设上,只需要一个手机APP,就能实现一键响应。”

  据介绍,为解决扬尘防治管理难点,青岛在部分建筑工地引入并建设了“扬尘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视频数据分析工地进出车辆车体特征,实现无证“黑车”、渣土车运输封闭不严、车辆出场冲洗不净的自动分析和严格管控,同时建立数据追溯机制,实现违规事件的图像、视频及分析结果一体化记录,为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扬尘防治举措的落地,使青岛建筑工地不仅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印象,而且还大大改善了建筑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工地形象脱胎换骨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人施工的安全性、积极性和幸福指数。

  在建筑工地的管理上,青岛市坚决贯彻“三不”“四严”“六个一律”,制订严格标准,采取严密措施,开展严格检查,实施严厉处罚,对问题工地一律约谈问责、一律公开曝光、一律停工整改、一律取消评优、一律限制投标、一律清出市场。

  自扬尘治理攻坚战开展以来,经过半年多努力,青岛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市民认可。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勇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还全市人民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