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非晶态材料首次实现加工硬化
2020-02-28 12:06
· 来源:中国科学报
· 作者:沈春蕾
· 责编:李慧颖
硬化;合金;加工;晶态材料;金属;晶体材料;形变;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系科研团队合作,首次在块体非晶态材料中实现加工硬化。相关成果2月26日在《自然》上发表。
加工硬化或形变硬化,即金属材料随塑性变形而引起强度升高的行为,反映材料在均匀塑性变形中抵抗进一步变形的能力。它是工程材料力学行为最重要的现象,也是金属作为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的重要依据。
非晶合金(也称金属玻璃)具有许多优异的机械性能(高屈服应力、高韧性和破纪录的“损伤容忍度”),但应变软化却是其致命弱点。与传统晶体材料不同,它们的变形高度局域化,表现为以剪切带主导的非均匀变形。这直接导致了其室温脆性,成为非晶合金的瓶颈问题。因此,实现块体非晶合金的加工硬化行为,被认为是非晶合金乃至所有无定形材料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
“我们研究发现,块体非晶合金的加工硬化是伴随着材料缺陷的湮灭和减少,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转变的过程。”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李毅介绍,“这与晶体材料的传统加工硬化过程完全相反,表明非晶合金具有完全不同的加工硬化机制。”
上述研究颠覆了人们对非晶态材料形变软化行为的固有认识,为开发具有均匀塑性变形能力的非晶合金及其工业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以快速排涝为主 郊外储存为辅2016 / 05 / 13
- 福建“千村整治 百村示范”工程 完成投资1.38亿元2015 / 07 / 17
- 内涝频发呼唤城市“留白”2018 / 07 / 18
- 今明两年单位GDP能耗须逐年下降3.9%以上2014 / 05 / 27
- 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与城市一样靓起来2016 / 10 / 11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