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大考,需求端出题,供给端答卷。见证着集AI、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技术于一身“新基建”的魅力,它们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复盘战疫最紧张的“上半场”,哪些AI高科技可成“参考范本”?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AI有力量
拥有80万亩土地的东北前进农场,务农职工4.2万人,其中一半职工是外地人员,走访盘查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AI的紧急介入让事情变得简单。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一款基于AI能力的智能外呼语音机器人,可对公众进行一对一电话呼叫,用于排查、通知、回访。呼叫完成后,工作人员登录系统即可查看外呼记录,数据报表,进行异常预警。
缺口罩,缺防疫物资,缺劳保用品,这个农场的职工张宏宇没想到,借助“应急资源信息发布与匹配平台”,不到一小时,“三缺问题”得到了解决。实际上,缺货很棘手,如何供货更是大学问。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该平台可满足发布应急资源供给、需求信息匹配,中间是物流技术服务的高效衔接。
记者了解到,这款应用已在一个月内为国内645个政府部门、560家医疗机构,数百个单位提供了6.6亿件的精准应急物资。
疫情之下的城市拒绝恐慌,而化解这种情绪,在政府开诚布公之外,还需科技支持。
面对猛增的咨询需求,传统的热线电话难以承担重负,互联网平台、AI技术站了出来。2月4日,武汉市长专线正式开通“智能疫情助理”。当地市民访问市长专线,自我筛查、信息查询、就医指导等疫情热点问题,它都能给出精准答案,在开通当天访问量就达到了25万人次。
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各种机器人上场
“黑科技”总在最紧要关头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避免个体之间近距离接触可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于是,机器人上场了。2月6日,京东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上路,完成了给医院无人配送的第一单,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2月7日,中国移动联合产业链推出的5G医用测温巡逻机器人进行巡逻测温;针对医护短缺问题,智能配送、医疗监控、消毒运输等一大批机器人冲上防疫前线,成为人们的好帮手。
在抗疫前线,医护、民生需求一刻也没停下。如何保障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在后方的智能仓库,天狼、地狼、分拣AGV机器人等机器人“大军”24小时不停歇地运转,效率是传统人力的几十倍。
疫情期间,各大医院面临着巨大的诊疗压力。一款疫情问询机器人,能对疑似病患提问进行分析判断,提供疫情咨询、疫情信息同步以及防疫注意事项,这大大减少了护士医生的工作量。这款机器人能够以分诊H5的形式接入医院APP或微信小程序,通过人机高效交互帮助医院减轻初诊的压力。
战疫时期的应急研发,“玩法”不同。2月11日,北京市发改委向智联云团队发出技术需求,“希望这款产品可实现应急数据信息快速汇总,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从研发到上线,该技术仅用时24小时;更在此后十天内,更新了4个版本,成为“非常时期的应急研发,以高效为准则”的真实注脚。

- 我国风电装备产能占全球占比接近50% 疫情下如何稳住能源产业链2020 / 04 / 03
- 上海逾百吨医疗废物日产日清2020 / 04 / 03
- 每晚八点半,咱们群里见!2020 / 04 / 03
- 抗“疫”有我 大唐新疆清洁能源公司系列报道之二2020 / 03 / 27
- 挺起战“疫”的“钢铁脊梁” ——全国铁路系统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2020 / 03 / 27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