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型盾构机的缓缓切割下,随着最后一块岩壁的掉落,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隧道日前成功贯通。这是世界上首次在重要输电通道中采用特高压GIL技术,技术的突破为建设输电通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GIL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采用金属导电杆输电,并将其封闭于接地的金属外壳中,通过压力气体绝缘。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是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12条输电通道之一,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淮南—南京—上海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工程在苏通大桥上游1公里处穿越长江,隧道长5468.5米,盾构直径12.07米,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该工程输送距离长、输电容量大,GIL位于输电线路中部,工频电压耐受水平高,对GIL可靠性要求高。GIL布置于蜿蜒隧道,力平衡、热平衡、三维设计制造和安装等面临全新挑战,国内外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和产品。
“由于技术限制,以前输电线路跨海过江只能采用空中跨越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会对航道产生多种不利影响。”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部副主任陆东生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成熟的GIL技术,特高压根本不可能从地下穿越。采用综合管廊方式穿越长江避免了大跨越方式对长江航道的影响,在通航安全、航道维护、港口规划等方面均消除了不利影响”。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需求大,预计到“十三五”末,华东地区区外来电总容量将高达1.1亿千瓦,其中仅江苏就将达到近5000万千瓦。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建成后将大幅提高华东电网接纳区外来电能力,对于促进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电网交流建设部副主任韩先才表示,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采用敷设于管廊隧道中的1000千伏GIL管线穿越长江,将进一步提高国内电工装备制造水平,促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在世界电网技术和电工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 中国石油最长油气管道盾构隧道开始掘进2018 / 12 / 21
- 闽粤支干线首条隧道贯通2018 / 09 / 28
- 蒙华铁路麻科义隧道贯通 通车后将解决榆林煤炭外运需求2018 / 08 / 31
- 特高压交流环网是怎么形成的 GIL综合管廊充当着什么作用?2018 / 08 / 29
- 蒙华铁路全线最长隧道贯通2018 / 08 / 2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